随着家用电动车的,使用人群越来越多,因充电、使用、停放不当等,导致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。
2021年2月18日
2月18日,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一辆电动车在出租屋门前充电时起火。视频显示,一名外卖小哥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充电,没过多久电动车起火。事发后,当地消防、社区等部门到场将明火扑灭,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。警方表示,涉事外卖小哥已被行政拘留。
2020年7月4日
一小区突发火灾,消防员接警赶到现场后,发现是楼道口停放的三辆电动车燃烧起火,现场浓烟滚滚。
经过约10分钟处置,明火被扑灭,但停放的车辆已被烧毁,其中两辆电动车烧的只剩一副空架。
2020年6月30日
一辆电动车在小区内充电时起火造成附近3辆车也被引燃烧毁。消防员接警赶到后,历时10分钟将火扑灭。此次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
据初步调查,此次火灾系一辆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所致,除了该电动车被烧毁外,停在附近的另外3辆电动车、摩托车也被烧毁。
2020年6月17日
一小区充电车棚突发火灾,车棚内燃起熊熊大火,并伴随着爆炸声。由于车辆停放较多,火势一直蔓延,消防员确认车棚已断电后立即展开扑救。所幸扑救及时,未造成人员伤亡。但是,20余辆电动车已烧成铁架。
近年,电动车已然成为火灾“重灾区”有数据显示:80%的电动车火灾均是在充电时发生90%的电动车火灾是因为将电动车置于室内、楼道或过道。那么,电动自行车为何会如此轻易“动怒”呢?
1、过度充电
电动车电池最忌讳的就是过度充电、放电,过度充电会让电池发热、鼓胀甚至导致电池爆炸。
2、电池故障
劣质的电动车电池组,就是定时炸弹。
3、私拉电线
乱拉电线导致线路短路,电线在空中没有任何支撑与保护措施,会与墙体发生摩擦,磨损非常大,漏电概率很高。
4、充电器使用不当
充电器是损耗品,寿命一般只有一两年,要选择品质好、散热性能好的充电器,并要及时更换。
消防安全提示
1、强化源头管控
购买电动自行车及电池时,要选择知名品牌。切不可贪图便宜,购买“三无”产品,其质量和安全性皆无法保障。
2、注意充电环节
不私拉电线充电,线路过载易引发火灾;不整夜充电,部分充电器没有“过充”保护装置,电池持续高温发热,引发起火爆炸。
3、严禁停放场所
电动自行车请在室外集中充电场所停放和充电,严禁在首层门厅、疏散走道、楼梯间等区域停放和充电,一旦发生火灾,车身高分子复合材料燃烧的有毒烟气将直接封堵“生命通 道”。
4、及时更换旧电池
超出平常充电时间一半以上,说明电池充电能力明显下降,此时应及时更换新电池,切不可贪图省钱,造成电池“超期服役”,从而引发起火爆炸。
5、不改装、定期检查
不擅自改装车辆和电池,建议每年到销售点对线路和电池进行一次检查。
电动车充电注意哪些事项?
当然电动车起火后也不要慌乱,要保持冷静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及方法。
1、如观察后发现楼梯间没有烟火蔓延或波及不大,楼梯畅通,应首先选择沿楼梯向室外逃生。
2、如楼梯间烟火比较大或被阻断的情况下,切不可盲目沿楼梯向下逃生,而应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向天面躲避,如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,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生,湿毛巾折叠8层后可隔绝60%的烟气。
3、当离开房间发现起火部位就在本楼层时,应尽快就近跑向已知的紧急疏散出口,通过防火门后应及时关闭,如果楼道被烟气封锁或者包围的时候,应该尽量降低身体,尤其是头部的高度,用湿毛巾或者衣物堵住口鼻匍匐前进。
4、外低楼层的群众也可选择用缓降器、安全绳、连接床单等方式,或向楼下抛掷棉被或床垫,然后双手抓住窗沿,身体下垂,双脚落地跳下逃生。行车过程中所产生的违章由驾驶员承担。
请谨记,事后救不如事前防,生命禁不住“烤”验。眼泪熄不灭火焰,防患于未“燃”,这样,骑上心爱的小电动车,它既不堵车也不出事儿!